Douglas C. Wallace

Michael and Charles Barnett 讲席教授(儿科线粒体医学与代谢病)
美国费城儿童医院线粒体与表观基因组医学中心主任
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儿科系人类遗传学教研室教授

Douglas C. Wallace 博士于1975年获得耶鲁大学微生物学与人类遗传学博士学位,并于2022年获得意大利帕多瓦大学医学博士学位。他奠定了人类线粒体DNA(mtDNA)遗传学的基本规律,包括首次证明人类mtDNA是母系遗传的。他利用mtDNA的变异重建了人类女性的起源与迁徙路线,并首次鉴定出遗传性线粒体DNA疾病

他于1995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009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并曾荣获以下重要奖项:

2017年 保罗·杨森生物医学研究奖(Paul Janssen Biomedical Research Award2017年 本杰明·富兰克林生命科学奖章 (Benjamin Franklin Life Sciences Medal)

2012年 格鲁伯遗传学奖(Gruber Genetics Prize

2017年 本杰明·富兰克林生命科学奖章(Benjamin Franklin Life Sciences Medal

主旨演讲

观线粒体:从线粒体视角重新思考生物能量学与疾病

主讲人:Douglas C. Wallace 博士、医学博士谢晚晴博士、医学博士

摘要:
尽管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取得了划时代的进展,常见的代谢性和退行性疾病仍在持续增长,显示出我们对健康与疾病的理解存在关键缺口。在本次讲座中,Douglas Wallace 博士提出了一个变革性的理论框架:将线粒体功能,而非核基因组,置于生物学与医学的核心地位。

Wallace 博士从中医“气”(生命能量)的概念中获得启发,将“气”重新诠释为线粒体的生物能量生成能力(mitochondrial bioenergetic capacity)。

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工厂,不仅负责能量生成,也在代谢、细胞凋亡和细胞信号传导中起核心调控作用。由于线粒体DNA(mtDNA)通过母系遗传,且突变率高于核DNA,人类群体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多样化的生物能量策略以适应各自的生存环境。这些变异虽然具有适应性,但也决定了个体对多种慢性疾病的易感性,特别在衰老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Wallace 博士将重点介绍一个由核基因与线粒体基因共同驱动的双基因组系统如何调控细胞生理功能,以及该系统一旦失衡如何解释许多复杂的、多系统的老年相关疾病。他还将探讨以线粒体为靶点的治疗潜力,包括重新发现传统草药作为尚未开发的线粒体调节剂。

通过将线粒体生物学与东西方医学理念结合,本讲座提出了一种关于“能量医学”的新愿景,为理解生命活力、衰老过程和下一代疾病治疗方法提供新的视角。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