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美国中医药大会讲员介绍

赵林华

赵林华,女,医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代谢病研究所副所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中医内分泌病学学科带头人,仝小林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负责人,中华中医药学会方药量效研究分会主任委员,世界中联方药量效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访问学者,全国中医药创新骨干人才,长白山特聘领军人才,《中医科学杂志》(英文)青年编委,《世界中医药》(英文)青年编委。
以第1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共116篇,其中SCI收录46篇。参编论著20部,其中作为主编2部、副主编8部。

题目:态靶辨治理论在糖尿病的应用和实践

态靶辨治理论是仝小林院士提出的重要学术思想,对从现代医学背景下认识疾病、指导疾病全程的治疗具有重要价值。本讲座以糖尿病为示范,从糖尿病的中医病名入手,讲述如何以态靶辨治思想为指导,借鉴糖尿病全程现代医学认识,总结其核心病机,重新“分类-分期-分证”,进行态靶辨治,构建糖尿病现代中医诊疗体系。此外,结合典型验案分析和循证证据,进一步阐释如何应用该理论体系,以提高糖尿病中医药三级防控的临床疗效。

Michael Taromina

Michael Taromina

是针灸和东方医学法律、道德和法规方面的专家。 二十多年来,他为美国 AOM 职业的进步和保护进行了诉讼、教育、倡导和写作。 迈克尔担任国家针灸和东方医学认证委员会职业道德和纪律委员会主席。 以此身份,他共同起草了 NCCAOM 的道德准则和纪律依据,目前负责监督全国各地不当行为案件的裁决。
Michael 还担任许多 AOM 州和国家协会的无偿法律顾问。

Topic:

Emerging Ethical Trends in TCM

Summary:

Stay ahead with the latest changes to the NCCAOM Code of Ethics and regulations. Gain expert insights from Michael Taromina, Esq. on avoiding legal pitfalls, while getting firsthand knowledge of disciplinary trends. Get ready to enhance your practice with proven risk management strategies.

林榕生

林榕生

毕业于福建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博士导师、执照针灸师;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副主席;

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副主席;

美国中医药学会董事局主席

美国-中国 中医药合作交流中心专家委员会主席;

2019年经福建中医药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及校外同行专家评审,

获得博士研究生导师资格,被聘为针灸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

现兼任国际中医药专业高级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

世界中联骨伤科、外治方法研究、穴位埋线及头针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世界针联中医针灸传承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福建中医药大学美国校友会会长;

曾任纽约执照针灸医师联合公会会长,

受聘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军针灸培训中心客座教授、

《世界中医药》《福建中医药》杂志编委。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针灸代表性传承人张缙教授学术传承人。

 多次受邀在联合国NGO组织、世界卫生组织WHO执委会会议上,

代表中医界就中医针灸在全球的发展进行发言,

向世界弘扬中医针灸传统文化,宣传中医针灸防治疾病的优势。

题目:

长新冠症候群中医针灸治疗临床经验

-附针灸治疗长新冠忧郁焦虑症候群236例临床观察

摘要:

目的:分享临床治疗经验,结合临床实际案例,

并具体观察针灸治疗长新冠抑郁焦虑症候群的疗效差异。

内容与方法:临床经验部分,重点分享中医针灸对新冠后遗症在呼吸、

神经、心脑血管、精神障碍、泌尿生殖等系统的治疗经验,

特别包括:味觉,嗅觉丧失或减退、气短喘咳、癫痫、偏头痛,

面瘫,耳鸣,偏瘫,肢体血栓,月经紊乱,尿失禁、异常出汗,

怕冷等症候群具体治疗方法。

临床观察报告部分,将23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18例)

和常规针刺组(118例)。两组均取肝俞,阳交等穴采用常规补泻手法。

观察组加用头针穴组,取前发盖区(行为情感区). 双针并刺、伸缩提插。

两组均每周3次,每次25分钟。共治疗6周。

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1)汉密尔顿(HAMD)抑郁量表;

(2)抑郁自评量表(SDS);(3)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比较,

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 中医病证疗效总评定、两组针法都有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98.3%,对照组总有效率72.1%。

前者的痊愈和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后者。采用ANOVA(方差分析)统计学处理P<0.05。

 说明两组的疗效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两组针法都有效,加用头针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针灸治疗长新冠抑郁焦虑症侯群临床疗效可靠,迅速,安全,简捷。

赵吉平

赵吉平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针灸科工作40年,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任针灸科主任20年,针灸教研室主任26年。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负责人,北京中医药大学变态反应疾病中心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变态反应疾病专病联盟负责人,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临床学系主任、针灸学临床学科带头人。

首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全国及北京市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北京中医药传承“双百工程”指导老师、首都名中医。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北京市教学名师、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指导委员会《针灸学》课程联盟理事长、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针灸学》课程负责人。

现任中国针灸学会睡眠健康管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小儿脑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针灸装备设施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针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北京针灸学会针灸临床专委会主任委员、国家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全国首席考官等。

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20项。是国家规划教材《针灸学》主编、全国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材《针灸学》主编、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指定用书主编。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以第一完成人获得中国针灸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中华医学会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北京中医药大学教育教学成果奖多项。

题目:

浅谈现代医学知识对针刺治疗慢性腰痛诊疗思路的影响

摘要:

本话题主要从西医学与中医学对腰痛认识的异同、

“大方脉”与针灸对腰痛辨治思维的异同、

《素问•刺腰痛论》针灸治疗与现代针灸临床治疗等方面进行分析。

并从现代医学知识对针刺治疗慢性腰痛诊疗思路的影响粗谈体会,

如:中西医互参,细化疾病诊断(结合现代检查技术精准辨病、

结合现代解剖学知识精确病位);

中西医结合,指导确定治疗方案(

指导精选局部取穴、指导精确针刺方向与深度、

指导控制针感,使针刺更具舒适性)。

马寿椿

  马寿椿中医,成都中医学院硕士,北京中医研究院博士。

        曾任重庆市中医研究所病房业务主任,全美首批中医什灸博士班导师。

        现任全美中医药学会顾问,成都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

        世界伤寒杂病论涪陵古本研究会名誉会长

        研究班主讲教师,班主任。

题目:

捉证识病,专病专方

摘要:

捉证识病,专病专方,是《伤寒杂病论》认识和治疗疾病的特殊方法。

学习《伤寒杂病论》应该以此为依归。

四诊八纲,辨证论治,是后世对中医特点的总结,不是《伤寒杂病论》的原貌。

见证知病,省掉了四珍八纲的中间环节。十分简洁,十分高效。

        在识病不准,抓不住病机的情况下,知犯何疑,随证治之,这时才用上四诊八纲,辨证施治。

本讲座将以临床案例进行说明。

吴滨江

吴滨江:医学博士、教授、博导、加拿大注册中医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医针灸”代表性传承人张缙教授嫡传弟子、张缙针刺手法学术流派代表性传承人、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传承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

现任加拿大安大略中医学院院长、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副主席、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副主席、世界中联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河南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导、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国际吴博士头部推拿疗法研究会会长/创始人、《世界中医药》杂志(加拿大版)中/英文主编兼社长。

曾师从针灸界著名导师王雪苔教授,中医气功界名宿焦国瑞教授。其《吴博士头部推拿疗法》专著,已有中、英、法、匈四种文字在全球出版发行,独创“吴博士头部推拿疗法”在海外已渐成学派。

为《针尖上的科学与艺术——张缙针刺手法学术思想及流派传承》主编,百万字《针灸大成校释》(第二版)副主编,发表论文及相关报道 400余篇。对针刺手法、气功养生、失眠、宫血、不孕、身心疾病等有所研究;近年来,对中医海外战略发展和海外中医教学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

题目:

张缙针刺手法学术思想及流派传承的研究

摘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医针灸”代表性传

承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针灸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张缙教授给针刺手法下的定义是: 用毫针激发起穴内经气,并调控经气(针感)的性质(热补/凉泻), 驾驭经气传导方位(飞经走气)的技术叫针刺手法。针刺手法是针尖上的科学与艺术。

张缙教授是中国针灸技术操作规范即国家标准:毫针基本刺法和毫针针刺手 法两个项目的第一起草人,是当代针刺手法学派的领军者。针刺手法是一门“往圣的绝学”,真正能掌握这门绝技、理论研究之精深、以针取凉取热驭经气技法的娴熟,国内外均无出其上者。在临床上,多年有经验的中医针灸师都曾经有给病人扎出“热”或“凉”的经历,但这种偶然的出现很难再重复。张缙教授的伟大贡 献在于:他以五十年的功力,研究总结出针刺手法的规律性,将“偶然”变成“必然”,成为独树一帜的张缙针刺手法学派创始人和针刺手法一代宗师。